出海并購遇阻,只因我們是中國藥企?

以下文章來源于:氨基觀察,文/朱來

1595310659(1).jpg

2022年無疑是魔幻的一年。高度不確定的外部環(huán)境,疊加愈發(fā)激烈的市場競爭,讓國內生物科技行業(yè)集體陷入焦慮?!俺龊!币辉~比以往更加頻繁地被提及。


不過,盡管海外市場足夠廣袤,但能否順利站穩(wěn)腳跟卻是另外一回事。畢竟國內國外市場存在巨大差異,這令徘徊在出海十字路口的中國生物科技企業(yè)既興奮期待,又陌生惶恐。


所有人都清楚,去到海外更成熟的市場,勢必要去適應各種規(guī)則,這并不輕松。但令人沒想到的是,最先給它們迎頭一棒的,不是FDA的“刁難”,也不是大藥企的圍追堵截,而是大國博弈。


1月26日,美國生物科技公司F-star股價大跌26%。大跌的導火索是,有媒體報道因為監(jiān)管因素,其被中國生物制藥并購之旅充滿荊棘。


雖然F-star和中國生物制藥的聯(lián)姻結果如何還有待時間揭曉答案,但雙方合作被不斷延期的歷程,我們依然能夠窺探中國藥企跨界并購的難處。


中國生物制藥的經(jīng)歷告訴我們,這是一個新的難題,且企業(yè)們幾乎無計可施,只能不斷周旋再周旋,延期再延期。


因為,這早已超出“商業(yè)”范疇。


/ 01 /

走到出海并購的十字路口


在藥企發(fā)展壯大的過程中,并購與原始創(chuàng)新一樣重要。


回看美國大藥企的誕生史,就是一部合并與收購史。典型如羅氏通過收購基因泰克,獲得了腫瘤領域的“三駕馬車”。


如今,許多有影響力的藥物,比如默沙東的K藥、艾伯維的Humira,若當初沒有被合并、收購,可能不會取得今日之成績。


這并不奇怪。BigPharma缺的是新產(chǎn)品,不缺錢和商業(yè)化能力,而不缺新產(chǎn)品的Biotech缺的則是資金和商業(yè)化能力。恰好二者完美互補,因此頻頻攜手也就不足為奇。


在這方面,國內醫(yī)藥市場也不會是例外。對于國內藥企來說,出海并購也將是必經(jīng)之路。


畢竟,在過去一段時間內,全球生物科技行情下行,很多藥企優(yōu)秀管線的價格已經(jīng)降到了合理區(qū)間。尤其是不少海外Biotech,估值要比國內Biotech低不少。此時,選擇購入一些質地優(yōu)秀的資產(chǎn),無疑是一筆劃算的生意。


很顯然,不少藥企也發(fā)現(xiàn)了這個機會,中國生物制藥正是其中之一。2022年6月23日,中國生物制藥宣布斥資1.61億美金收購F-star。


F-star不僅擁有多個雙抗管線,并且擁有頂級藥企管理經(jīng)驗的高層,另外還包括看似強悍的技術平臺,吸引了強生、阿斯利康等眾多頭部藥企與之合作。


更重要的是,中國生物制藥提出收購之時,F(xiàn)-star賬上現(xiàn)金接近7000萬美金,扣除所有負債后的凈現(xiàn)金超3000萬美金,這意味著F-star的技術、管線估值約為1.3億美金,不到10億人民幣。


對比國內主打me too管線都動輒數(shù)十億估值的Biotech,中國生物制藥的這起收購顯然十分劃算。


可以說,跨境并購是不少國內藥企拓寬管線,最方便快捷,也極具性價比的選擇。也是因此,不少國內玩家紛紛到海外撿漏。不過,目前來看這條路似乎沒有那么好走。


/ 02 /

不斷被延期的F-star收購案


去年年中,中國生物制藥打響了中國藥企跨境并購的第一槍。但所有人猜對了開頭,卻很難猜到劇情的走向。


6月份,中國生物制藥與F-star敲定并購方案后,一波三折,至今尚未成功??鐕?lián)姻之路,卡在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(CFIUS)這邊。


CFIUS是負責審核美國對外并購交易的機構,它有權以國家安全為理由,阻止外國公司投資美國公司。


此前被CFIUS 阻止的交易主要涉及計算機系統(tǒng)、半導體和其他電子產(chǎn)品,尚未出現(xiàn)將化學或制藥相關技術列為受CFIUS 審查影響的類別。


但在9月15日,拜登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,就CFIUS在審查并購交易時,應考慮的風險因素給予了指示。


其中,一項風險因素是:特定交易影響美國國家安全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得,包括但不限于微電子、人工智能、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、量子計算、先進的清潔能源、氣候適應技術。


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領域如今赫然在列,意味著CFIUS管得越來越寬。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,中國生物制藥與F-star的聯(lián)姻充滿波折。


在正常情況下,如果CFIUS因確定沒有未解決的國家安全問題而拒絕調查,CFIUS需要在45個交易日內作出批準的決定。若非如此,則需要延長審查的期限。


11月1日,F(xiàn)-star撤回此前的并購提案后,重新向CFIUS遞交了新提案。這也意味著,雙方的并購已經(jīng)受到了CFIUS的窗口指導,并作出相應的更正。


然而,新提案胎死腹中。12月5日,中國生物制藥宣布對F-star的收購期限延長至12月16日;12月19日,中國生物宣布延期至12月30日。


就當所有人認為,這項合作即將順利推進之時,CFIUS出面了。12月29日,CFIUS發(fā)布臨時命令,宣布該交易審查期限將延長至2023年1月31日。


原因或許在于,CFIUS擔憂國家安全。2023年1月26日,外媒報道,中國生物制藥正在與CFIUS積極討論,希望消除CFIUS的擔憂。


正是受該消息影響,F(xiàn)-star股價大跌。對于中國生物制藥來說,不管結果如何,這起并購案都足夠波折。


也有人早早放棄掙扎。就在拜登政府簽署縮緊生物制藥跨境并購的政策后三天,凱萊英便宣布因為監(jiān)管因素,其收購Snapdragon公司拓展海外業(yè)務的計劃流產(chǎn)。


無論如何,對于國內生物制藥企業(yè)來說,若美國對于跨境并購的政策收緊,并不是一個好消息。


/ 03 /

中國創(chuàng)新藥長期繁榮不變


醫(yī)學無國界。從人類健康及臨床需求出發(fā),藥企的產(chǎn)品形態(tài)和商業(yè)模式本身就應該是全球性的,并不應該受地域、政治因素的影響。


當然,凡事總有兩面性。換個角度來看,美國政策的收緊也不全是壞事。


一方面,美國跨境并購的政策收緊將倒逼中國創(chuàng)新藥的進步。


從國外引入優(yōu)秀管線的渠道減少,勢必需要考驗創(chuàng)新藥玩家的自研能力。而這,或許將倒逼國內創(chuàng)新藥企的優(yōu)勝劣汰。不具備創(chuàng)新藥研發(fā)能力的后退,反之則不斷向前。


事實上,我國不少創(chuàng)新藥的研發(fā)進度已經(jīng)走在全球前列,對于海外的依賴在逐漸減弱。


另一方面,跨境并購的收緊,也將促進國內的并購生態(tài)趨于成熟。


既然不能跨境收購,那么手中不缺錢的大藥企自然會到國內尋找優(yōu)質標的,這將促進國內的并購生態(tài)趨于成熟。


事實上,國內大藥企與國內Biotech珠聯(lián)璧合的例子也在不斷增多。


總的來說,能夠通過撿漏海外藥企加速中國創(chuàng)新藥的發(fā)展自然是最好的。而若是這條路被堵住,也不會改變中國創(chuàng)新藥一路向前的既定軌跡。


創(chuàng)新驅動,自強不息。